假院士为何能横行10年?学校领导一语道破
记者日前查遍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各类院士名单,均查无此人!这个“中国科学院院士”的身份属妥妥的造假。骗子的招数并不高明,谎言其实也根本经不起推敲。用不着专门机构,一名记者一台电脑,足以。然而,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十年间竟无人深究。要说在改革开放前,人不好查证,可以理解,21世纪都过了四分之一了,一个手机包打听的时代,还不明就里,岂能说得过去?一位学校领导一语道破天机:“能请到院士是学校实力的象征”。于是,这造就了一个非常荒诞而现实的场面,假院士越是抛头露面胡说八道,各处以假为真进行宣传,骗子反而更安全了。这也就不难理解,随着事件陆续曝光后,一些受骗学校选择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报道,而非公开警示。一切都是为了脸面。 当然,还需要警惕的是,现在不少假专家与活动主办方之间往往还存在灰色利益链。部分商业论坛为提升活动规格,甚至主动配合包装,形成“主办方-中介-骗子”三方共生的利益链。就此而言,只把骗子拉下马是不够的,否则,骗子“成长”、做大的土壤就难以绝迹。 .看.看.新.闻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