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税阴霾笼罩,奢侈品行业定价策略面临重新洗牌
瑞银预计,为了消化这15%的关税,奢侈品牌平均需在美国提价约2%,全球平均提价约1%,否则将直接影响约3%的息税前利润。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还愿意为此买单吗? 分析称,在当前消费疲软的背景下,这种涨价可能极具挑战性。从近期各大奢侈品牌发布的财报来看,整体复苏迹象仍然有限,消费端乏力。 消费力疲软,涨价空间已经透支 部分高端品牌表示,他们仍具备一定的定价权,可通过提价来对冲关税成本。但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警告称,许多品牌经历了连续几轮大幅提价后,已无太多价格腾挪空间。 过去几年,涨价是奢侈品巨头的秘密武器。RBC数据显示,疫情后消费报复性反弹,奢侈品牌趁势提价,从2019年到2023年,奢侈品品牌平均涨价33%。香奈儿经典翻盖包价格从2015年起至2024涨超过三倍,迪奥手袋和路易威登Keepall旅行包价格也翻倍。 瑞银数据显示,2019年以来,奢侈品行业一半的增长来自涨价。但如今,这一招已经行不通了。咨询公司贝恩指出,仅2024年全球奢侈品行业就有5000万消费者流失,在经济压力和“价格疲劳”双重打击下,越来越多消费者对高价服饰与手袋失去兴趣。消费者不再盲目买单,尤其是年轻人和偶尔消费的人群,变得更加理性。 GAM资产管理公司奢侈品牌投资策略负责人Flavio Cereda指出,那些定价策略失衡的品牌,如今遭遇的压力最大,这本就是前期过度增长后的自然结果。 品牌分化,谁能守住高端定位? 在这场调整中,不同品牌的表现开始分化。 LVMH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未达市场预期,主要受到旗下两大核心品牌——路易威登和迪奥销售放缓的拖累。同时,羽绒外套品牌Moncler销售同比下滑1%,而开云集团旗下的Gucci也预计将持续低迷。 而表现突出的反而是“涨价克制”的爱马仕,分析师预计其第二季度销售额仍能增长10%。 Pictet资产管理公司高端品牌负责人Caroline Reyl表示,过去四年里,奢侈品行业出现了一种“价值错位”现象,某些奢侈品的售价与其所传达出的质量与创意之间脱节严重。 消费转向二手市场,高端不等于高价 北卡罗来纳的一位消费者表示,自己愿意花8000美元在二手平台买香奈儿包,但不会去商场花1.2万美元买新的,如果因为关税上涨导致价格进一步攀升,那这款包就不值得了。 这种趋势正在扩散,消费者购买行为越来越精打细算,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The RealReal、Fashionphile等二手平台。 这也意味着,品牌不光要面对新客流失的问题,还要应对存量客户流向二手市场的挑战。 应对策略:换设计师,重塑价值感 据贝恩公司预测,全球奢侈品销售将在2025年下降2%至5%,而2024年已下降1%,是除疫情之外近15年来最大幅度的收缩。 面对消费下滑,奢侈品牌正在加速转型。香奈儿、Gucci、LVMH旗下的迪奥、赛琳、纪梵希、罗意威以及范思哲都启用了新任创意总监,以期通过设计风格的焕新提振消费吸引力,修复价格和价值错配的问题。 但正如Caroline Reyl所说:“你不能打个响指,几周之内就让品牌全面转型。”重新建立消费者信心,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,需要时间,也需要更精准的品牌策略。 .华.尔.街.见.闻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