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经贸会谈,最新进展 A股大逆转行情 如何不踏空?

时间:2025年07月30日 07:11:44 中财网
[01导读] [第02页] [第03页] [第04页] [第05页] [第06页] [第07页] 

 7  再度狂飙!创新药行情仍将持续,如何不踏空?

  从5月开始,我们就坚定地看多创新药板块,并持续向大家强调它的中长期逻辑。如今,两个多月过去,创新药不仅没有熄火,反而越涨越猛,已经成了全市场当之无愧的“明星赛道”。这段时间里,相关的创新药ETF区间涨幅超过了40%,位列行业板块涨幅榜首,个别核心个股更是实现翻倍。这波大行情,我们提前布局、持续跟踪,也实实在在吃到了红利。

 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:
  为什么创新药涨得这么猛?这一波行情是否还能持续?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把握这波“中国医药重估”的财富机会?

  下面我们就来从逻辑、数据、案例以及投资策略等多方面,给大家讲清楚。

  一、为什么创新药会成为今年最强主线?
  回顾这两个月的市场,创新药之所以能够持续强势,背后的逻辑其实非常清晰,我们总结为四点核心驱动:
  1. 政策端持续利好,监管逻辑从“控价”走向“鼓励创新”
  最重要的一步,是医保政策的根本性转向。6月30日,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了《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这标志着政策层已经从“压缩成本、控制价格”转向“以创新为本、推动高质量发展”。

  紧接着,7月17日医保局又召开了支持创新药械的系列座谈会,连国家医保局下属的价格招采司都亲自下场沟通交流,可见这不是一次性动作,而是系统性支持。

  审批端也在持续加速。今年以来,创新药的审批数量已经创出新高,很多企业的产品推进速度远超往年。监管逻辑在变化,投资逻辑自然也要跟上。

  2.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持续跃升,全球贡献度快速提升
  中国创新药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这两年突飞猛进。彭博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进入研发阶段的新药超过1250种,已经远超欧盟,接近美国的1440种。也就是说,中国在新药研发数量上已经可以和全球霸主掰手腕了。

  高盛直接说:中国Biotech板块正在迎来结构性重估机会。我们当前的市值只有美国同行的15%,但全球新药贡献度已经高达33%。什么意思?价值洼地,亟待重估。

  3. 国际化进入收获期,海外授权收入大爆发
  过去大家都觉得创新药难在变现,但现在这一点也在加速兑现。2023年中国药企BD(对外授权)金额是380亿美元,2024年上半年已经飙升到608亿美元,几乎是去年的两倍。

  简单对比一下,中新能源汽车2023年全年出口才418亿美元,而创新药BD是利润率极高的纯现金交易,天壤之别。

  最新例子就是恒瑞医药:7月28日官宣与GSK达成大额授权协议,首付款5亿美元,后续里程碑付款潜力高达120亿美元。这已经不是个例了,恒瑞出海已经常态化,年均2-3个项目授权落地几乎可以预期。

  要知道,这些项目都是潜力巨大的“弹药库”。中国企业的管线储备,远超市场想象,未来每一个新药的成功出海,都是利润和市值的大爆发。

  4.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,性价比极高
  医药板块这几年被“集采+反腐”打得很惨,现在估值修复空间极大。

  以CXO龙头药明康德为例,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20%,净利润增速高达44%。最重要的是,它还上调了全年指引,信心十足。小分子CDMO管线新增412个,商业化项目数量激增。尤其是TIDES(多肽/寡核苷酸药物)业务,同比大涨141.6%。这说明不仅是传统业务复苏,新方向、新结构也在快速崛起。

  而股价层面,CXO、创新药、新药出海等板块的估值依旧在20%左右的历史分位,反弹空间很大,考虑到后续相关管线及业绩利好,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,创新药的进攻性也不小。

  在目前市场行业反内卷、景气度反转、估值修复和科技成长进攻等多旋律的牛市演绎中,创新药可谓攻守兼备的独特优势。

  二、下一步,如何更好地抓住创新药行情?

  看到这,你可能会问:现在上车晚不晚?还能怎么投?

  我们认为,创新药这波大行情还在“中场阶段”,布局正当时。但怎么投?因人而异。

  1.中长期配置:核心龙头是首选
  如果你是稳健型投资者,建议直接拿住行业龙头。包括国内某创新药龙头、出海进程加快,管线储备无可匹敌。某CXO龙头,国际订单充足,客户粘性高。某创新医疗器械代表,在高端介入和微创外科方面具备独特优势。

  这些公司基本面强、盈利模式清晰,适合做中长线价值配置。

  2. 进取型交易选手:关注高辨识度的高弹性标的
  如果你交易能力强、喜欢波段操作,可以重点关注细分方向的高弹性标的,比如:
  专注ADC(抗体偶联药物)研发的小型Biotech公司;
  手握海外临床关键数据的二线创新药企;
  管线丰富、BD能力强的成长型企业。

  这些标的短期波动大,但一旦有临床数据或出海授权落地,涨幅会非常惊人。

  3. 低风险打法:布局创新药ETF
  如果你交易不频繁,也不想研究个股,可以考虑买入一些创新药ETF或医疗50ETF等等。

  这类产品分散风险,又能吃到板块行情,而且流动性好、成本低,是最省心的选择。

  创新药的“大周期”才进行到中场,现在的市场,其实正在把筹码交到真正有成长性的赛道手里。过去大家说“医药不行”,但当估值足够低、政策风向变化、业绩爆发、国际化兑现,这就是最好的买点。

  我们坚定看好创新药,不是为了追一波热点,而是因为中国的医药产业,正在完成从仿制到创新、从国内到全球的跨越。

  这一次,抓住的不仅是行情,更是未来十年的产业红利。创新药的长期牛市,才刚刚开始。

  那么以上3种打法分别重点有哪些交易策略和重点关注标的?

  8月财报季哪些医药医疗细分方向及个股更可能业绩超预期?

  创新药出海中,还有哪些没被市场充分挖掘的个股以及相应估值范围?

  医药医疗各细分赛道边际改善和相关核心标的对应重估空间有多大?

  想了解最近最新的板块的深度分析与投资策略吗?持续关注我们,专业港A市场配置和交易研究团队,带你精准洞察市场动态,把握投资先机。(格隆汇APP)
[01导读] [第02页] [第03页] [第04页] [第05页] [第06页] [第07页] 
  中财网
各版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