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价逆转,持有这几种房产最危险!
2008年,楼市下行,万科率先在全国降价促销,杭州业主不满降价销售,集体围攻售楼处,要求退房。 10年过去,相似的一幕又发生了。 这一次仍是杭州。杭州某楼盘二期降价40万,老业主在现场打起横幅,要求“还我们的血汗钱”。 在这个时候,他们已经忘记了几个月之前,对这个拥有阿里巴巴、海康威视、网易、娃哈哈等产业巨头的城市的看好态度,也不记得自己内心对这个办完了G20峰会未来又将承办亚运会的城市的坚定信心。 有业主满脸不可置信: 不是说亚运之前一直涨的吗? 这显然不只是杭州的故事。 今年下半年以来,降价维权已在北京通州、上海、合肥、上饶、漳州等地轮番上演,一如当年。 持有哪些房产会比较危险,以下分析供您参考: 1)远离集中居住区的度假、养老、旅游类地产 通俗点说,就是远离喧嚣城市的房子,被开发商包装成旅游养老类的地产,这类房子通常都不会是第一居所。 不是第一居所的房子为什么最危险,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享受性需求,而不是刚性需求。 眼下这类房子是很多的,北起渤海湾的大连、营口、秦皇岛,到胶东半岛的烟台、威海、青岛,再到南方的惠州、三亚、北海,这些有着优质海洋资源的城市,每一寸海岸线都是地产商们追逐的猎物。 未来?恐怕也没有多少刚需接盘侠了。 2)酒店式公寓 房价下跌,酒店式公寓是一种危险的资产,因为其商住产权年限一般只有40年,最长也不过50年。 且内部户型往往适合商业经营性用途,居住和办公混杂,天然气一般都没有开通,甚至用电也可能是工业用电,费用高昂。 民法典草案虽然提出了房屋产权到期后,可以自动续期,但是要再次缴纳土地出让金,更重要的是这里面不包括商住! 此外,由于商住房不能挂户口,也没有学位,造成一个后果就是买入即面临无人接盘的尴尬境地。 3)传统商业旺区的街铺 商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,“提袋消费”(服装、鞋帽、家电等)日益被网购取代,支撑商铺价值的只剩下“体验式消费”(餐饮、电影、培训、溜冰场)。 传统商业旺区的街铺,可能是最危险的资产,因为单价太高。 4)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区、新区的综合体。 由于人口导入缓慢,很多城市的郊区、新区、县城成了人迹罕至的鬼城。“一铺养三代”越来越困难,“三代养一铺”的悲剧随时发生。(微.信.公.众.号.富.爸.爸.穷.爸.爸) 中财网
![]() |